您好,欢迎来到樱桃交易所!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凯里市发展壮大“姜村蒜寨”产业见闻

凯里市发展壮大“姜村蒜寨”产业见闻

来源:时间:2018/4/23 15:37:49打印收藏

  2018年4月12日,贵州省凯里市旁海镇水珠村里王寨苗家小伙们带游客费品尝采摘樱桃。

  春风沐浴,处处芳菲浸染。

  在这繁美丰盛的季节里,水珠村里王寨家家户户庭院里,一树树樱桃翡红翠绿,让游客垂涎欲滴。

  4月15日,里王寨为期五天的樱桃节圆满谢幕。

  樱桃情结 传承文明

  樱桃红了,里王寨又火了。

  今年,里王寨自筹资金举办第二届樱桃节,旨在以樱桃为媒,以节会友,供游客费品尝,大力宣传和展示家乡特色产品和苗族文化,提高知名度,打造蔬果品。

  还举行了斗牛、画眉、苗族歌舞等比赛活动。

  相传,里王寨山上的樱桃树较多,因苗族先祖喜爱吃樱桃,所以,家家户户素有在房前屋后,田边土角栽植樱桃树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这苗寨仅140户560人,平均每户栽有樱桃树26棵。

  60岁的村民杨昌明说:“樱桃熟了,每年各家都邀约姑妈、亲戚来尝樱桃。”

  “醉翁之意不在酒。”

  “过樱桃节,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姑妈潘阿成坦诚地说,过去,你来我不来,待客花费多,耽搁活路,不能相见,扫兴很。

  经果产业 生态富民

  里王寨,一个小有名气的“樱桃村”

  它位于凯里市旁海镇水珠村,840县道穿村而过,木屋、小洋房鳞次栉比,掩映于青山绿树丛中,宛若画卷。

  步入一家庭院,古色古香,屋角一棵大樱桃树,十分抢眼,圆圆的、红红的,仿佛珍珠玛瑙,缀满枝头。见此景,游客吴女士情不自禁地掏出手机拍照、采摘……

  面临树高人矮,“看得到吃不到”,十分尴尬。于是,她就地擎起一根长长的木钩钩,使劲伸向树尖,依旧摘不到,不禁“望洋兴叹”。见之后,屋主人笑了笑,赶快架好楼梯,顺手拿个小口袋,“轻装上阵”,顿时,一片欢声笑语。

  “樱桃节,自己上树掏樱桃,不收一分钱。”村干部潘玉华招呼游客。

  以前,里王寨的樱桃从不卖,自给自足,送人。改革开放后,村民才抬樱桃去凯里卖。通过举办樱桃节,这两年家门口成了“樱桃市场”,游客开车来买,供不应求。

  潘玉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笔者算起了“经济账”。

  他说,家里栽有大樱桃树26棵、小树12棵。每棵大树结果果平均40斤左右,每斤15元至20元,一共收人2万元以上。

  “种一亩苞谷,哪有栽樱桃树收入高。”潘玉华说,今年秋冬季节,里王寨150亩荒山荒地,将全部种植樱桃树。

  一村一品 蔬果飘香

  “为花结实自殊常,摘下盘中颗颗香。”

  由于味美清香,樱桃自古至今都是人们爱尝之物,其富含维生素C及铁元素,近年来,樱桃产业前景广阔,十分看好。

  旁海镇因地制宜,科学指导该村在做大传统“菜篮子”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樱桃产业。

  村支书张保生介绍,三年前,该镇经融合项目资金,费供苗,水珠村钢勇基地种植大樱桃树200余亩。今年,水珠村落实“一减四增”产业调整,计划扩大樱桃树种植规模为600亩。

  “家家种樱桃、户户有果收。”他信心十足地说,进入成果期后,吸引周边群众前往体验踏青采果,开发生态、休闲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旁海镇以百年生姜种植产业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姜村蒜寨·姜山多娇”产业品,以“一大(大溪鸟笼产业)一小(小堡花卉苗木产业)”为侧翼,提升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今年,该镇生姜大蒜种植,进行全覆盖,重点在804县道沿线村寨规模种植蔬菜(酸系食品原料)、脆红李、黄桃、樱桃以及核桃树,共4900亩。

  该镇打造“一村一品”,形成全镇“多品多业”,让游客真正体验“四季蔬果香”的乐趣。

  “春尝樱桃采香椿,夏品枇杷姜醒神,秋柚香甜莲藕脆,冬笋冒头又迎春。”镇党委书记钱阳如此津津乐道。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07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1. 大连樱桃检测全部合格
  2. 进口樱桃进入新疆市场
  3. 新成果促我国樱桃产业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4. 大连樱桃知名度提升 成功打入高端市场
  5. 樱桃成为带动乡亲脱贫增收的“聚宝盆”
  6. 樱桃成了人们的“致富果”
  7. 水果摊一天卖出樱桃上百斤
  8. 大连国际大樱桃节开幕式今日举行
  9. 汉源甜樱桃已进入成熟期并陆续上市
  10. 武汉批国产樱桃上市

精彩推荐

CopyRight © 中国杨凌农交所,All Rights Reserved